首页 工委动态 党组织建设 一把手抓党建 党风廉政 双在双争 机关文化 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文化
 
牢记初心方得始终 —— 论民国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
日期: 2022-01-28 来源: 作者:
 

区社院  黄长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知识分子的基础,便是政治立场,他们在中国成立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今后的路走向何方,便是他们的政治立场决定的。

《觉醒时代》里,毛泽东和邵飘萍有段对话,就是说如何做好新闻记者,如何站好自己的立场。毛泽东说:要做好一名新闻记者,知识博学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立场还有职业操守。不能人云亦云,要有对自己获取的信息分析、论证、去伪存真的能力和水平,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这里面立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只有站在大众的立场上,站在历史潮流的前面,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我们的文章才有利于这个社会的进步。毛泽东所说的立场,就是政治立场,就是站在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的立场,这也是共产党人对人民无比热爱的广大胸怀和毕生信仰,在当时来说也就是左派的政治立场。这也是毛泽东同志一生坚守的信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一名对先进文化的信仰者,到一名对中国革命做出卓绝贡献的先导者,再到建国后的一名大国统帅,都有着讲政治的原则风格。

曾几何时,有些人认为政治应当是独立存在,强调政治就是单纯的政治,应当将政治与经济、文化等割裂开来,要让经济与文化自由发展,政治参与其中将会变成受束缚的经济和文化,他们就会变味。这就是极端的不讲政治,我们细想如果没有政治立场,经济和文化又会变成什么呢?如果没有政治立场,知识分子可以为劳苦大众奋力疾呼,也可以为剥削分子摇旗呐喊,脱离了政治的经济可以为国效力,也可以为垄断行业聚敛财富,如果没有政治立场,我们就没有干事创业的标准,没有政治立场,就没有了参考价值和前进航标,不知道如何走路、走向何方。其实政治才是一切事物的源头,它提供的立场,人们才有价值标杆。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毛泽东等知识分子,他们就有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解放全人类、为全人类谋幸福,于是有的人写文章抨击黑恶势力和剥削阶级,有的人参军带兵、组织部队去打仗,努力推翻黑暗政府,为广大劳苦大众谋幸福,同时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赢得广大劳苦大众的信任和爱戴,最终形成吸虹效应,事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

1922年,胡适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的政治主张》,提出了好人政府的观点,就是由社会上的好人来做官,来管理政府、治理社会。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广大有识之士的大力批评和猛烈抨击,就差一点朝他吐唾沫了,凡是稍有点头脑的人都会认为好人政府的观点是十分荒谬的。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好人,评判标准又是什么?那么既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我们认为应当以广大人民和劳苦大众的评价为标准,谁才是可以做官的好人。其实,自古以来,在读书人眼里,读好书就是为了做官,所以在胡适这些人的眼里,坦然认为自己就是国家的管理阶层,就是做官的人、管理社会的人。换句话说,和清朝臭味相投的民国政府,天生就是胡适他们的后花园,就是他们玩弄权术的游戏厅,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人敢干预,所以如果胡适之流选择跟共产党走,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胡适他们在抨击三纲五常的时候,又在标榜贤臣明君,其实就是在炫耀知识分子的优势所在和特殊地位,既不想跟共产党走,又想改变当时中国现状,但又缺乏明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所以只能新旧制度和新旧政府之间徘徊,在黑暗的旧套路里转圈,无法自拔。其实,左派的政治立场,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让胡适之流去实践,但是他们没有去做、也不想去做,始终脱不开历史的包袱和个人局部利益,结果空有想法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也做不成。

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推进,那些只谈学术不讲政治的、崇洋媚外的、没有节操的知识分子,最终都团结在反动的国民党周围,做一个维护旧制度、旧政府的机器,成为反动政权的狗腿子,最终被人民和历史所唾弃。而那些有理想、有抱负、有坚定政治立场的知识分子,都纷纷与共产党走在了一起,为劳苦大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不断奋斗,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亲手创建了一个政权、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也实现了当初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承诺。

 
[ 打印 ] [ 关闭 ]
 
沪IP备02598745号
Copyright 2006-2014 上海市宝山区区级机关党工委
 地址:上海市密山路5号 电话:021-36070726 邮编:201999
沪ICP备0802374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