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政治领导抓统合。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处于统领、核心地位,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十九大就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强调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信访部门首先是政治部门,信访干部首先是政治干部,政治性是信访工作第一属性,讲政治是信访工作第一位要求。抓好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工作,必须突出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政治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政治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把准政治方向,在办理群众信访事项中提高政治站位,在化解信访矛盾纠纷中注重政治效果,在日常办信接访和信访稳定保障中考虑政治影响,以对党绝对忠诚之心投身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神圣事业,为确保政令号令畅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凝聚强大合力、提供不竭动力。
二是坚持思想领先抓融合。提升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关键在于抓住思想领先这个总开关,深化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确保党建与中心工作的目标协同性。要强化党建主体责任意识,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做到明责、履责、尽责。要强化党建服务中心的理念,坚决克服“抓业务是实、抓党建是虚”的错误观念,找准协同目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用服务中心的理念规范要求和检验评估机关党建工作,使机关党建工作更加贴近贴紧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要强化党员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深化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强化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执行各项决策部署,增强服务中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是坚持工作领路抓结合。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认清大局、时刻关注大局、认真研究大局、准确把握大局,真正做到胸中有大局、工作有目标、行动有方向,有的放矢围绕中心开展工作。要注重把党的领导融入中心工作全程,明确有关中心工作的重大决策事项全部由党组织事前把关定向,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实现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要牢牢把握党建服务中心的方向,用好每月支委例会这个抓手,坚持对标对表,在安排中心工作时不忘安排党建工作,在落实各项任务时不忘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保障作用,在工作遇到困难时不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切实找准党建服务中心的结合路径,党建工作要经常了解中心工作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要求,通过党建工作推动中心工作;中心工作要经常了解党建工作计划安排,找准结合点和发力点,通过中心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使两大任务合心、合力、合拍,努力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最佳融合。
四是坚持队伍领衔抓聚合。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是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职责和核心任务,也是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机关党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机关党的工作什么时候紧紧围绕中心、自觉服务大局、着力建设队伍,什么时候就大有作为;什么时候游离了中心、偏离了大局、绕开了队伍,什么时候就难有作为。要严格落实“四个过硬”要求,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业务培训、解难攻关等形式,提高党员干部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要大力实施“党员品牌工程”,设立“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示范岗”,促使党员在参与完成中心任务中把身份亮出来、把先锋形象树起来。要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活动内容,引导党员集聚在党的周围,积极献计献策、贡献智慧力量,不断增强服务中心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五是坚持制度领航抓耦合。机关党建能不能服务中心融入中心,关键是要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建服务中心的工作运行机制,及时把机关党建工作中通过实践检验的措施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为做好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工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把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党建、“一岗双责”要求,领导带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要建立健全争先创优机制,根据党建工作新要求和中心工作的目标任务,不断探索各类争先创优的实践活动载体,最大程度地调动做好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要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推动党组织活动载体、工作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不断增强党员服务中心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