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区域党建与单位党建的互联活动,按照行政组织、居民区、住区单位的条线模式运行,在机制体制上促进了单位党建和区域党建的联动发展,使两大不同建制、不同系统的党建体系有机结合,有效整合了社区内的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党内资源,形成了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和工作效应。宝山城管园区中队立足本辖区内各项社会元素特点,积极探索基层党建融入区域化党建联建大格局,为开拓小区执法新模式新机制提供灵感。
背景
积极、认真、严肃、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实际,牢固树立城市区域化党建理念,适应多元多样、互联共生的特大型城市基层社区特点,以党建联建为基本方法,通过机制共建、义务共担、资源共享、服务共推,实现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化党建互联互动互补,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治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后,上海扎实推进各个领域基层党的建设,尤其把加强城乡基层单个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一根红线,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社区自治共治,夯实基层基础,为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城乡党建主要有五方面特点:一是坚持党的宗旨,不断丰富和完善以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为载体的群众工作体系。二是注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带头示范、当好表率。三是完善以区域化党建为支撑的资源整合体系,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互补。四是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能力。五是以基层党建责任制为抓手,形成重视基层、支持基层的工作导向。
宝山区重点推进区域化党建联建活动,积极构建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方面、全过程,整合区域资源,申花党建联建,着力构建区域内各类组织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双促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基层党建管理格局,宝山城管园区中队会同全区各类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按照“区域统筹、优势互补、互促共进、平等自愿、注重实效”的原则,推进党建联建具体工作任务。首先是发展共商,加强辖区内社区各相关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小区各相关基层党组织定期沟通,征求相关基层党组织对小区执法服务基层基础建设规划和综合治理的意见建议,引导社区干部及基层党员广泛参与区域城市管理工作发展。其次是社区共治,进一步发挥基层社区党组织参与周边环境整治服务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帮助解决瓶颈问题等。鼓励基层党员主动参与小区执法服务活动,促进共享共建共治,推动实现小区环境优化及安全稳定。再次,是要融入区域化党建协调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和共建联建的平台,使得城管资源向社区开放,促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以及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最后,努力组建有特色的城管中队服务团队,联手开展组团式服务,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的各项活动中去,发挥城管工作资源优势,带动公共服务能级的整体提升。
探索
一、以身作则立标杆
基层党员是基层群众的模范,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只有在社会各个方面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才无愧于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称号。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基层党员是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基层党员是普通百姓,他们和群众朝夕相处、紧密相连、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每一位基层党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如何发挥好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日常行政是否能确切有效。
巡查小区是城管执法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城管执法工作人员要积极推进社区共治,进一步完善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机制。作为执法队员,要多多走访物业、居委会,通过收集基层党员干部分步信息,对基层党建组织有成型的了解和具象化理解,健全居住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行兼职委员制度,倡导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党员代表,通过相关城区兼任村居党总支部委员,有效推动区域化党建向村居延伸。积极唤起、增加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小区居民的责任感、使命感,更要唤起基层党员的标杆意识,纠正错误意识,对维护、美化居民周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和标准,以身作则、勇立标杆。
二、热心细心担责任
充分发动基层党员组织的责任意识可以大大提高小区执法服务的日常效率,城管执法队员不可能对小区及周边环境进行24小时的严密监控,而如果能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组织对小区及周边环境进行日常的监督,则恰巧填补执法空缺。
宝山城管园区中队在2016年6月在上河苑小区设立城管工作室、2017年4月在澜悦苑小区设立城管工作室。自此以后每周三、周四下午在城管工作室负责接待小区居民,为小区居民咨询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基层党组织积极配合工作,同时帮助居委物业处理一些需要城管执法的事务,例如:(居改非)2017年12月,上河苑38号101室将住房改做成麻将室的整治,烟味、噪音对周边邻居影响很大,经过周边居民及基层党组织与城管队员的积极合作,多次上门劝阻,最终取缔其在小区内的经营麻将室的行为。由此可见,基层党员作为寻常百姓的一员,能够最贴近一线现场,第一时间发现社区存在的不文明甚至违法现象。而目前社区执法存在的现象是,个别基层党员依旧无法分清哪些是不文明甚至是违法现象。因此,积极发动基层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党员应对小区常见不文明现象有大致全面的了解,便于基层党员在日常社区生活中及时发现潜在的、已存的不法现象。
城管队员在探索小区执法服务新模式的过程中,应利用好基层党组织,积极调动基层党员美化小区生活环境的积极性,善于发现问题,热心细心,勇于担责。
三、普法守法先行者
地方性法律法规适时调整,作为基层党组织更要与时俱进,时刻保持对新出台政策法规的全面理解。要充分利用好基层党建联建平台,就要做好对基层党组织的法律法规相关培训,这样,更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召集基层党员开展日常教育培训活动:以点、线、面的涟漪式模式,让党组织向基层党员普法,基层党员向普通群众普法,只有先了解,才能更理解。基层党员对新出台的各项与小区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足够了解,才能更好成为群众中间普法守法的先行者,通过日常邻里活动、社区活动等,对群众进行前期教育普法和前期劝告,使得后续城管队员进小区执法更简单高效。
四、动情晓礼勤沟通
城管队员在进行社区执法工作时,常常会碰壁、遇到阻挠,倘若处理问题不妥当可能会引发矛盾和甚至争执冲突,此时,在矛盾发生过程中,基层党员就会发挥其特有的缓冲作用。基层党员同时也是小区居民的一员,同广大群众朝夕相处,邻里之前时常偶遇或是拉家常。在心理层面,城管执法队员是站在当事人的对立面,而基层党员则不同,在当事人心理方面,基层党员更多充当的是“老娘舅”的工作。此时,更需要基层党员勇于出面调解,充当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多沟通、理解和支持。
五、高新技术强助力
以党建联建为平台,积极探索小区执法服务新模式新机制,离不开背后高新技术的强力支持。在技术和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可开发一套以移动设备为媒介的联动系统,在社区发现疑似违规违法行为的同时,移动设备可先行预判是否真实违规违法,而后初步定性,由基层党组织直接向城管执法部门进行汇报汇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查处。
总结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把党和国家事业胜利推向前进。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直接关系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要把提升“组织力”挺在基层党建“最前沿”。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断增强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必须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而党的组织力是一种整体力、综合力,既包括组织设计科学性、制度完备性等“硬”指标,也包括共同价值观、组织目标吸引力、成员思想作风等“软”指标。因此,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打一”或“专注一点不及其余”,必须聚焦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树立系统思维,切实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坚持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六力齐发”,真正做到以系统方法谋全局、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地落实。
以党建联建为平台,探索小区服务新模式新机制,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坚持目标导向,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
组织力是一种整体力、综合力,既包括组织设计科学性、制度完备性等“硬”指标,也包括共同价值观、组织目标吸引力、成员思想作风等“软”指标。因此,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打一”或“专注一点不及其余”,必须聚焦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树立系统思维,切实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坚持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六力齐发”,真正做到以系统方法谋全局、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地落实。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辩证思维聚力攻坚
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基层党建问题解决得如何,决定了工作能否有的放矢、不断取得成效。少数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淡化、班子队伍建设“软化”、制度落实形式化、履行职责虚化、作用发挥弱化等问题的存在,表面看是工作不实不细,深层次来讲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的问题。我们必须以辩证思维来认识、分析这些问题,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一个支部一个支部对标查找,一条问题一条问题破解推进,一项短板一项短板加以补齐,真正实现个个过硬、整体提升。
三、坚持发展导向,以创新思维激发活力
提升组织力,是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基层党组织要完成好服务和推动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首先要提升自身能力、增加整体功能,才能有效地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此,各级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发展导向,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方式,把创新作为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确保各项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保持一池活水。
四、坚持实干导向,以底线思维压实责任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如何管控风险、守住底线,是决定各项工作成败的前提。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更应该坚守底线意识。要围绕强化政治功能这一根本,聚焦支部建设这个关键来推动各项工作。要扣紧责任链条,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这一底线,严格制度执行,健全工作机制,坚持“真抓实干、马上就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寻求规避系统性风险、化解复杂矛盾、谋求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方法,确保少走“弯路”,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