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委动态 党组织建设 一把手抓党建 党风廉政 双在双争 机关文化 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研究
 
坚持党建引领 促进检察队伍四化建设
日期: 2020-11-17 来源: 作者:
 

    进入新时代,检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检察队伍建设的总抓手,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检察铁军。

一、新时代检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1.以革命化为本,旗帜鲜明讲政治。

    检察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在检察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增强政治自觉,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把讲政治与抓业务相统一,在检察办案中要强化政治担当,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多想一些、想深一层,想一想会不会造成负面的政治影响、社会影响。不能仅仅只是熟悉法律,机械地办案或者空头去讲政治标准,作一些术语的堆砌,要辨证思考,真正把握好“三个效果”的统一,向社会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检察产品。
2.以正规化为基,从严治检强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最严格的管理就是对干警、对检察事业最大的爱护。坚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打一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正风肃纪的攻坚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以反面典型为镜“把自己摆进去”,在思想上警醒,行为上自觉。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与时俱进完善铁规禁令,细化干警行为规范,健全警示教育机制,发挥道德感召力、强化纪律约束力,把严的要求、铁的纪律贯穿队伍建设全过程,教育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自身规范推动执法办案规范化。
3.以专业化为要,提升素能修内功。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新问题,作为法律监督者,要把专业化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努力做到政治上更敏锐,业务上更精通。专业化建设要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一方面在办案实践中强化业务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智慧、用好“外脑”,全面提升检察干警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强化核心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素能。随着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发展,“捕诉一体”后,既要求检察官把握不同诉讼阶段具有的不同标准和视角,加强对刑事诉讼全过程的整体把握,又要求检察官从整体上专注与某一类或几类案件的全过程办理和监督,提高分类型、专业化办案能力。
4.以职业化为标,树德立身展风貌。

    健全检察人员分类职务序列管理,健全激励保障体系,使三类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用,充分迸发工作激情与干劲。健全依法履职免责、履行职务受侵害保障救济、不实举报澄清等制度,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必要的考评指标,提升干警职业获得感。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学习先进、尊崇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提升干警职业荣誉感。对标职业化建设,在行使检察权过程中,力争形成正确检察理念,树立高尚检察道德、具备优秀检察能力、弘扬先进检察文化、建设崇高职业地位,提升干警职业尊荣感。

二、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呈现的新特点
1.年龄结构年轻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随着青年干警的不断招录,队伍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我院40岁以下青年干警占六成以上,全院平均年龄38.3周岁。青年干警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力强、为检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带动形成充满激情的干事创业氛围,促进检察事业蓬勃发展。但青年干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经验不足、心思不稳等弱势和短板,也为检察队伍稳定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
2.司法改革力度愈加深入。

    随着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发展,内设机构改革、“捕诉一体”落地、检察职能重构、案件管辖划分等新形势新任务对检察队伍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分类管理后,强化了检察三类人员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造成思想波动、制约发展提高、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和问题,如何补短板、解难题对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高。

    进入“大数据”时代,检察工作的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水平突飞猛进,加强智慧检务建设是促进检察工作与时俱进发展的必由之路,检察干警的思维理念和能力素质要跟上改革创新的步伐,对队伍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进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检察官办案全程监督考核系统建设及运用方面的紧迫性、主动性需进一步增强,在加强司法大数据深度挖掘和有效运用方面需进一步提升,以智慧检务的标准要求来提升司法效能、促进司法规范、深化司法公开。

三、影响和制约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1.员额数与人案矛盾间的不平衡问题。

    基层院普遍存在着员额数不足,与实际办案量不甚匹配的问题。员额制管理是落实司法责任、确保司法权威的基础和保障,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员额数不足、优秀年轻检察官助理入额难等问题逐渐显现。以我院为例,虽然在员额使用管理中努力盘活存量,但由于监察体制改革转隶划编等原因,员额数进一步减少;刑案受案数连年排名全市前三,受案多但办案检察官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同时,目前我院51名检察官助理中,已通过检察员笔试且尚未入额的助理检察员共17人,另有已符合遴选笔试资格并均已参加本年度遴选笔试的助理检察员12人,而目前实际入额数已超员额数1人,入额难问题愈发凸显,对干警工作积极性及检察队伍管理带来挑战。
2.检察文化与实际工作间的不同频问题。

    检察文化承担着“文化育魂、文化育能、文化育行、文化育廉”的引领凝聚作用,但目前检察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大众性”与检察文化活动参与的“小众性”方面还有部分脱节,有的干警因为办案压力大,工作繁忙,无法参加文化活动;有的干警存在工作时间参与文化活动容易被认为工作不认真的顾虑,参与热情不高;有的干警认为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政治部等某几个部门、某几个人的事,与己无关,被动应付。即使是一些丰富多彩的检察文体活动,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各不相同,参与的往往是部分文艺骨干、活跃分子,甚至书画、篆刻等传统文化活动的参与还是以中老年干警为主力军,检察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大众性”与检察文化活动参与的“小众性”方面还有脱节。
3.思政工作重要性与参与度不对等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为检察队伍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虽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但在工作手段、方法、效果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覆盖面不广泛,以致顾此失彼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一些表现明显、或某一时间阶段、某一群体比较突出的思想问题比较关注和重视,而对一些隐性的思想问题、个别的问题发现渠道不畅通。加之长期以来最常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就是灌输式教育为主,形式相对单一单调,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时代感和感染力,大家的接受程度和参与度与期望有一定差距。

四、新时代区院检察队伍建设创新做法
(一)提高站位,思想政治工作有新亮点
1.强化理论武装。

    在全市基层检察机关率先建立党组政治学习制度,至今已开展党组政治学习51次。常态化开展中心组学习交流和全员双周政治学习,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检察长作“旗帜鲜明讲政治 凝心聚力创模范”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开展“印象•新时代检察官”TED演讲比赛、“学宪法 悟初心 明使命”知识竞赛等活动,教育干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夯实党建根基。

    内设机构改革后及时完成各部门党支部换届,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精选政治素质过硬、行政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行政人员,安排至职能设置相对分散、人员力量相对薄弱的第四、第六检察部担任行政主任,在未检办案组率先设置党小组,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检察长撰写的调研论文《分类分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着力打造新时代“四有”检察队伍》荣获“2018年全国检察机关党建理论研讨特等奖”,并在全国检察机关党建理论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
3.深化思想调研。

    制定并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明确谈心谈话的各级主体、基本原则,党组成员带头深入一线,了解干警的所思所想所盼,夯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构建思想状况分析大调研长效机制,由党组成员牵头,围绕“新形势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下的责任与担当”“建设高素质检察官队伍后备军”等主题,召开了中层干部、检察官、检察官助理、检察辅助和司法行政人员、检察文员、转业复员干部等六次座谈会,收集汇总涉及思想动态、职业发展等方面意见建议五大类31条,形成《队伍现状及思想状况调研报告》,努力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上下功夫,出实招。
4.严格意识形态。

    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出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细化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把牢工作关口,加强风险防范,2019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5次,并严格落实每半年向市检察院党组专题汇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部署要求。
(二)实战实训,提高能力本领有新成效
1.多层次营造大学习大培训的良好氛围。

    着手创办并开展“名师讲坛”活动,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院就法学、社会学等与检察工作有关的重大热点议题作专题讲座,拓展干警视野,提升内涵层次。针对40岁以下青年干警已占全院60%的实际,组织“宝检智汇”活动,组织青年干警开展以热点案件讨论、前沿问题探讨等为主题的学习研讨和分享活动。制定并落实检委会业务学习制度,组织青年干警旁听检委会;在双周政治学习中加入业务学习的内容,引导干警将讲政治与学业务紧密结合;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宝检微课堂”,邀请资深业务骨干进行专题授课,进一步营造了学习业务、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
2.有重点培养核心团队和专业化人才。

    依托内设机构改革,探索设置了职务犯罪、金融和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等12个检察官办案组,依靠检察官办案组主办检察官及检察官等“中坚力量”以点带线,依靠检察官办案组以线带面指导检察业务工作,努力打造专业化的标杆和拔尖人才的摇篮。公益诉讼检察官办案组检察官谷晓丽同志入围首届上海检察风云人物(团队)提名;胡巧绒同志受聘为第十期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讲师团成员,围绕“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与办案实务”等主题,在新疆地区开展西部巡讲;职务犯罪检察官办案组、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官办案组各一名优秀的年轻检察官助理被选派至高检院进行对口学习。
3.全覆盖抓好实训练兵。

    依托院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实训练兵活动的牵头领导和组织协调,切实发挥各部门主观能动性,根据“焦点准、切口小”的要求制定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确保有的放矢、精准滴灌。比如,内设机构改革后,采取检察官教检察官的方式,第一时间开展“捕诉一体”培训;联合江苏省昆山市、太仓市检察院,开展民行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实训活动,切实强化核心能力培育。
(三)落地落实,深化改革创新有新进展
1.稳妥推进内设机构改革。

    在内设机构改革中,进一步优化员额配置,切实配齐配强一线办案部门人员力量。在第一时间完成机构调整的基础上,制定“捕诉一体”模式下检察权运行机制及检察官权力清单,健全了重大敏感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化解、检察官联席会议等20余项配套制度,严格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研究制定《改革后内设机构负责人选任工作方案》,突出专业化、年轻化导向,以70年代后特别是70年代末干部为骨干进行选任,并积极提拔80年代后的内设机构负责人,改革后业务部门负责人平均年龄下降3岁,其中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干部占43%。在选任中,检察长带头和改革后从领导岗位上主动退出的5名资深中层领导以及10名部门临时负责人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要求老同志主动传授经验,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鼓励新任干部顶住压力,有所作为,确保中层干部队伍平稳过渡。 2.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

    制定并落实《入额院部领导直接办案的规定》,压紧压实院部领导直接办理大案要案难案的要求。年内,检察长办理了区监委移送的首例案件和一起“零口供”重大盗窃案,分管检察长办理了一起涉案人数33人、老年被害人众多、社会影响重大的保健品诈骗案,切实发挥好入额院领导在带头办理重大、复杂、敏感、新类型案件方面的示范作用。在院部领导带头办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落实院部领导检察办案监督管理权责的若干规定》,并以办案监督管理权责清单、负面清单的形式,进一步细化正副检察长、部门负责人对于检察办案活动、办案组织及人员的监督管理权责,确保检察权规范运行。充分发挥“检察官办案全程监督考核系统”试点单位先发效应,借力智能系统运用,呼应内设机构改革,对检察官办案数量、质量、效果及职业素养等情况进行全面科学评价。
3.切实强化改革智能化支撑。

    加强智慧检务建设,积极应用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推动网上办案一体化发展。推进远程视频提讯、信访接待等工作,全年利用远程视频系统提讯2812人,占全部犯罪嫌疑人的38.1%。成立12309检察服务中心,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科技优势,构建“面对面+键对键”的司法便民新格局。
(四)擦亮品牌,严格纪律涵养作风有新风貌
1.坚持严管厚爱。

    全市率先制定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实施办法,推进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一岗双责”、纪检监察监督责任“四责协同”,进一步细化每个主体的责任内容、履责方式和问责标准,做到可视化、可倒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三项清单”,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并通过每年签订一份党风廉政责任书,每半年进行一次队伍思想状况分析,每季度召开一次廉政教育讲评,对新提任领导干部进行一次廉政谈话,对新进干部进行一次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入职培训的“五个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从严治党、从严治检。
2.深化文化滋养。

    在获评“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的基础上,深化理念、制度、行为、环境文化建设。着手更新院史陈列室、文化长廊等精神地标,开展“宝检精神大讨论”等特色文化活动,引导干警将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常态化开展“书香宝检”活动,在12楼咖吧搭建“漂流书屋”,并定期举办荐书、读书、分享活动。设立书画、新媒体制作、瑜伽、羽毛球、乒乓球等文化兴趣小组,组织干警参加沪苏浙皖检察官书法绘画摄影艺术作品展等活动并获得佳绩。


 
[ 打印 ] [ 关闭 ]
 
沪IP备02598745号
Copyright 2006-2014 上海市宝山区区级机关党工委
 地址:上海市密山路5号 电话:021-36070726 邮编:201999
沪ICP备0802374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