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委动态 党组织建设 一把手抓党建 党风廉政 双在双争 机关文化 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研究
 
关于以目标管理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日期: 2017-03-07 来源: 作者:
 

  【摘要】本课题借助上海市推行政府系统运行目标管理的契机,结合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尝试提出以目标管理规范和推进党内生活组织开展,提升党内政治生活总体质量,引导党组成员形成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活习惯。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 目标管理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对党员具有教育作用、改造作用、管理作用和监督作用,对党的组织具有凝聚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党组织。但从当前情况看,部分基层党组织还存在党内生活庸俗化的问题,比如生活制度落实不足、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党务干部业务不精、服务党员做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对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思想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管理的机制不够严格,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存在随意性。 

  去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上海市政府系统运行目标管理暂行办法》(沪府发〔2015〕61号),其目的是要形成一套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以此来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笔者认为,这样一套目标管理的办法,其理念和精神同样适用于党内整治生活建设。党组内部应该依据自身运行规律,构建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通过目标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估等基本环节,对党组的运行进行动态管理和过程控制,切实提升党内生活的实效。 

  一、以目标管理办法推进党内生活组织开展的背景 

  (一)当前党内生活组织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基层党组织绝大多数都能够把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落实好上级党组织关于党内组织生活的各项规定,确保了党内组织生活的规范化、科学化。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基层党组织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不够好,暴露出一定问题。 

  从面上看,党内生活制度的落实还不到位,总体质量还不够高。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涉及表决、学习、汇报、交流、监督、服务、民主评议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支部常常是有选择地落实一些组织生活制度,如表决评议、考察参观等,但其他组织生活开展较少。同时,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党内组织生活面临新的要求。但部分基层党组工作者,仍以老眼光看问题、老方法抓工作,党内生活的组织策划和内容设计上与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结合不够,内容与形式缺乏新意,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党组织生活变成“缴缴党费,读读文件,看看片子,走走场子”,导致党员学习效果不佳,参与积极性下降。这些问题的形成,是由于工作缺乏规范细化的衡量指标,任务目标制定较为随意,责任不明晰,造成了党建工作的“虚化”。同时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方式和评价手段,甚至出现搞与不搞一个样、搞好搞坏一个样的情况,致使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缺乏积极性,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难以落实到位。 

  从个体看,部分党员对参与组织生活的认识存在不足,能力有待提升。具体来说,基层党员对于党组生活往往存在六方面的疑问,也就是“做什么,为何做,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做到哪(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在目标制定伊始,就存在任务不清晰,责任不明确、节点不细化、要求不量化等问题。甚至在任务目标制定过程中,往往只有“自上而下”,没有“自下而上”,缺乏双向沟通。党员个人长期处于被动管理之中,对工作认识没有得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存在缺陷,党内生活习惯培养尚有不足。党员的个性特长得不到释放,缺少成就感,积极性和自发性受到抑制。 

  综上,不难看出,当前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问题产生的很大原因,就在于缺乏一个整体的指标体系和目标导向,导致对于工作目标的制定不够科学合理,对于目标的执行缺乏过程管理,对于目标成果的后评估和监督缺失。由此,导致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不高,党员参与热情和能力比较缺乏。 

  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平台作用,通过对任务目标从制定到执行再到评估的全过程管理,对党员个体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和习惯培养,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而目标管理办法,就是一条值得借鉴探索的路径。 

  (二)目标管理办法的内涵及其优越性 

  所谓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成绩的现代管理方法。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于 1954 年在著名的《管理实践》一书中所提出来的,英文表述为 Management by Objective,简称 MBO。他认为使命必须先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在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之前,必先确定个人的目标,也就是要以目标为导向。 

  具体来看,目标管理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 

  (1)目标管理是个人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强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由组织和个人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级目标。 

  (2)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的实施,由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3)目标管理重视结果评价。目标管理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实际成绩如实地评价一个人,使评价更具有建设性。个人可以通过自我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升自我。 

  这三方面的特点,使得目标管理的应用或能带来如下的一些助力: 

  第一,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很明显,目标管理能够将组织总体目标逐级分解到各个支部乃至个人,当各个个体的目标完成之后,组织的整体的绩效显然就相应得以完成。 

  第二,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个人参与”是目标管理的一大基本原则,因此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个人会依据自身的能力与上级组织进行商榷,并且在目标制定后会想尽各种办法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工作,久而久之,个人的工作能力也就得到了无形的提升。 

  第三,有助于促进双向沟通。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之中,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会有大量的机会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这样不仅促进了相互协调性,而且加深了相互之间的理解,消除了彼此之间因为沟通不畅而导致的问题。 

  第四,有助于考核评估的公正。目标管理实际上是对组织总体目标进行了量化处理,考核时,考评者只要依据个体之前定好的目标进行考评即可,而这些目标是根据个人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状况而制定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从侧面降低了不客观性,有助于考评的公正性。 

  二、以目标管理办法推进党内生活组织开展的有益探索 

  自2016年以来,宝山区政府办公室党总支积极探索创新,以目标管理办法推进党内生活组织开展。本文尝试以目标管理为核心,对该党组织的做法进行总结提炼,为以目标管理推进党内生活组织开展提供一些经验与参考。 

  宝山区政府办公室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7名。总体来看,宝山区政府办公室党总支的工作,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 

  (一)目标设定重点突出、节点清晰 

  在目标设定中坚持“三个看”。第一是看中央、市有关要求和上级党组部署的重点工作。认真学习最新的会议精神,仔细研究区机关党工委下发的党建工作要点,坚决向上看齐、贯彻落实,明确年度重点工作。第二是看党支部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人员情况,参考办公室今年的工作安排,合理安排各项任务,体现党支部自身特色。第三是看各位党员的需求。通过建立党组内部微信群,党员可将自己的需求、建议在群内提出,由全体党员共同讨论,在目标设定时积极吸纳。 

  在目标设定伊始,就认真对照“六个做”(“做什么,为何做,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做到哪”)的问题,做到“六个明确”。也就是,以量化或可描述的方式明确目标任务的内容,明确参与某一具体目标任务的党小组和党员并确定一个牵头负责的同志,明确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目前细化到季度),由任务牵头负责的同志明确任务的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执行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目标执行责任明确、重视过程 

  在目标任务执行计划确定后,要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各小组及各位党员的工作职责。个人必须严格按照自己的分工完成任务。目标任务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每位成员的表现。这也提升了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责任感和成就感。 

  在任务目标执行过程中,强调过程管理和自我控制,优化过去最后总结的方式,要求在每个阶段留下“痕迹”。比如一项活动的开展,筹备完成时就要提交方案计划、筹备会议照片、筹备工作小结;活动开展时,要及时提交活动有关图片、参与活动成员的笔记;活动结束后,要提交活动总结时的总结会照片,成员个人总结和活动整体总结。 

  (三)结果考评多维开展,旨在提升 

  一是自评,由党员对自我进行评价。这一过程要求党员总结经验,认识不足,形成个人小结。 

  二是互评,由党员互相之间进行评价。这一过程重在互相点评,互相建议,互相提升。被点评人要做好记录。 

  三是他评,也就是由党组织对每位党员进行评价。这一过程前,党员要进行一个工作陈述。同时,前期的工作“痕迹”将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这一过程同样重在帮助党员树立信心、认识不足、获得提升。 

  三、以目标管理办法推进党内生活组织开展的路径展望 

  (一)构建科学明晰的指标体系 

  考评指标体系,是考评的评分标准,更是一根“指挥棒”。通过科学合理设立指标体系,可以引导党组织和党员有方向、有目的地设定目标,提升参与的积极性。指标体系的设定要注重党组织、党员的差异,要从实际出发科学设置各项考评指标及计分权重,处理好全面与重点、共性与个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的关系,增强考评指标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公平性。党组织的考评指标体系设置,应注重指标的全面性,要尽可能予以量化。要突出组织建设、制度保障、活动开展、党员服务等考核重点,体现考评导向。要注重考评指标的可持续性,实现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考评相结合。党员个人的考评指标体系设置,应体现工作参与度和个人学习成果。既要看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及其承担的工作,也要考虑党员根据个人特长所做的其他有关工作和研究。 

  (二)强调规范合理的目标制定 

  目标立项重点抓四个环节。一是明确立项依据。党组织的目标设立应当认真对照上级的重点工作要求与安排,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党员的实际需求。二是突出立项量化。目标制定一般应按照“工作目标具体化、工作任务项目化”要求,包含拟定目标、协商目标、确认目标等环节。目标设定要明确具体、尽可能量化、执行性强、可实现、有时间期限。三是规范立项程序。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内部的沟通交流,坚持民主集中。四是目标动态调整。调整包括对年度目标任务进行增补、删减。增补是指将临时承办的、需于年内完成的重大工作任务补充纳入;删减是指将由于客观因素无法继续执行的目标删除。目标增补时间不限,目标删减或调整应设定一个统一时间。 

  (三)注重过程管理的目标执行 

  目标管理不能脱离过程管理,没有适当的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就会落空。要采取痕迹化管理办法。党建工作痕迹管理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查证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电子档案等资料,回顾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进展、效果等方面的工作,为今后工作提供实质性的指导意见和分析原因。为了保证痕迹化管理的顺利开展,从工作伊始就必须确保每一个工作步骤、环节都留下痕迹,有据可查,保证痕迹管理数据与资料的连续、完整与准确性。要切实做到党建工作全过程书面化、音像化,实现工作安排痕迹化、工作实施痕迹化、工作结果痕迹化。要创新“三类三色”管理办法。对各项目标的完成情况,可分别用红、黄、绿三色标记:绿色表示“进展正常”,黄色表示“略有滞后”,红色表示“严重滞后”。党支部书记要及时与第一责任人沟通,确保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协调推进。 

  (四)形成多维评估的考评机制 

  对党支部的考评,要凸显客观公正。要对照年初该支部的工作目标,从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制度保障、党员服务等多方面进行考评。考评中,要认真参考工作“痕迹”。对党员的考评,要坚持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以培养服务党员为目的。考评包括党员对自我进行评价,党员互相之间进行评价,党组织对每位党员进行评价。考评除了客观公正进行评分外,还要对党员的工作进行分析,帮助党员总结经验、认识不足,并寻找提升的办法和切入口。 

 
[ 打印 ] [ 关闭 ]
 
沪IP备02598745号
Copyright 2006-2014 上海市宝山区区级机关党工委
 地址:上海市密山路5号 电话:021-36070726 邮编:201999
沪ICP备0802374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4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