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委动态 党组织建设 一把手抓党建 党风廉政 双在双争 机关文化 党务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研究
 
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初探
日期: 2015-08-11 来源: 作者:
 

内容提要:本文从六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条件,重点阐述如何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结合具体工作不断创新、丰富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八项规定  长效机制  初探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20121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上审核通过,自此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高潮迭起,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亮丽的特色性和一致的共同性。目前,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取得了喜人的实效,但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建立起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才是硬道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不断实践和完善的研究课题。 

 一、“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 

“八项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民、为民的执政新风,显示了党中央整治沉疴顽疾的决心,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姿态,是聚党心得民心的举措。八项规定的出台顺应了党心民心,不仅有助于改进党风政风,而且也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证明了,无论是战争年代、建设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这是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作风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反感的问题。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抓作风建设,明确细化的规定,监督惩处的措施,体现出新风格、新思路、针对性,突出可操作性,为抓好落实提供了有力抓手,有助于各级领导干部将作风建设真正化为实际行动。 

党的十八大对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有明确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将会导致决策失误,把党的事业引向歧途;工作作风有问题,将会脱离群众,乃至走向腐败。党中央出台八项新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榜样 

对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阵清风扑面而来。习总书记到河北考察扶贫重点县时,工作餐严格按照“四菜一汤”标准配备,还特别交代不上酒水;李克强副总理在江西九江、湖北恩施调研时,两辆中巴车的“车队”在路遇红灯时与普通民众车辆一样等待变绿,在冒雪探访深山农户的路途中,车队还主动停下为对面车辆让路;习近平、李克强到地方考察,官方媒体首次通过微博直播等等。这些举动均彰显了中央领导执行“八项规定”的坚定决心,为全体党员干部开好了头、带好了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对节假日期间领导人员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提醒、检查力度。通过短信、微信、宣传栏、电子屏、广播等多种手段进行节前提醒;督促领导干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简朴低调地安排节假日活动。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活动;严禁节假日期间公车私用外出旅游。  

2013622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会议强调中央政治局发挥领导作用的一项基本要求,就在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抓改进作风,必须从中央政治局抓起。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紧密结合起来。  

三、全体党员干部努力践行是基础 

中央政治局领导带头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去努力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只有全体党员干部行动起来,按照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学习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起良好作风,才能长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20133月,中央纪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20139月,中央纪委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再次发出通报,20142月,中央纪委又对4起纪检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强调要已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本次通报当中所提到的4起典型问题是: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吴强酒后驾车肇事致人死亡问题。;②湖北省襄阳市国家安全局纪委书记吴基绵驾驶警用车辆交通肇事致人死伤问题。;③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纪委副科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申万灏违规接受宴请酒后殴打镇纪委书记等问题;④山西省河津市纪委工作人员任建刚大办其父丧事违规收受礼金问题 

这些事例都充分体现出一些领导干部无视中央的“八项规定”,我行我素,顶风违纪,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一直以来中央都高度重视腐败问题,然而有的地方、有的领导干部却依然在“倒行逆施”,在台面上是“明修栈道”的高调宣言,台面下是一如既往“暗渡陈仓”的慵懒散奢。在本次通报当中,我们能看到中央加强调查,对违规者加大了惩治力度,充分体现出中央领导集体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和求真务实、狠抓作风转变的坚定决心。 

对于现阶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央纪委强调要进一步严明纪律推动八项规定贯彻执行,坚决克服等待观望“避风头”心理。明确指出干部要坚持改进作风,从自身做起,在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的过程中,决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能走形式、搞变通。否则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将会是一纸空文,更谈不上建立长效机制。 

四、制度建设是关键 

制度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给权力戴上“紧箍咒”的有效形式。应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特别是应牢固树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思维理念,把制定工作标准、落实工作制度放在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提高干部队伍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自觉性,夯实以制度约束干部行为的思想基础。 

制度建设是重点,制约和监督权力是核心,提高制度执行力是抓手。同时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规范党员干部行为,解决产生不良作风的深层次问题,切实把思想教育的“软约束”同制度规范的“硬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只有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监督检查为保障,用制度这个“牢笼”锁住“权力”,才能达到以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目的。同时要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深入研究如何既规避“过正”,又防止“不及”,还要克服“反弹”,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宝山区委常委会率先垂范,专题传达学习,专题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并通过多措并举,确保中央八项规定有关工作落到实处。完善机制。出台《宝山区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对厉行勤俭节约、精简会议活动和规范文件简报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区纪委配套出台 “监督检查办法”,明确监督检查方法和对违反规定的处理方式。严格督查。 

2013326日上午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等,突出了建立健全制度的重要性。不断研究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相关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将监督检查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督促制定、细化有关制度,并使之流程化、表单化,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要建立贯彻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形成用制度保障落实“八项规定”的长效保障机制。 

五、监督惩处是保障 

加强监督是落实各项制度的重要保证,只有把机构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整合起来形成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才能增强监督力度。 

(一)强化机构监督 

纪检监察、人事等监督机构是党纪、法规的维护者和“执法”者,也是示范者。“打铁还需自身硬”,监督机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本机构党员干部的调查研究、监督检查,掌握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的新动态、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才能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在实处。监督机构是自觉做好遵守党纪法规的表率,带头执行相关规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做到“以身示范”,让监督更有说服力和实际效果。监督机构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促进贯彻落实,严格执纪,严肃问责。监督机构要强化经常性监督检查,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为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一是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建立起党组(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牵头组织协调的监督检查工作格局和机制。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纪检监察机构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纠风专项治理和查办案件、处理信访举报,切实发挥好监督检查重要作用。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和党员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对已发现的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提醒告诫,做到防微杜渐。 

二是积极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式。加强各级党委对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提高会议质量,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解决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和人事机构或部门的监督职能,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单位和个人存在的作风问题进行处理。健全信访举报管理制度,对群众来电、来信和来访举报有关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要及时调查核实,该教育的教育,该诫勉的诫勉,该处理的处理,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三是组成督查工作小组,深入到一线,采取多种方式、定期不定期地对“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持把督促检查贯穿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各个环节中,把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党员干部工作实绩的依据,与干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直接挂钩,使“八项规定”的落实不流于形式、成为常态化,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工作习惯和自觉行为。 

同时,监督检查工作中不断研究和改进工作方法,把集中监督检查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上级检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传统检查方式与现代科技方法相结合,不断提高监督检查工作实效。灵活采取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利用民主评议、网络、举报热线电话、信箱和邮箱等载体,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检查、核实、处理、通报、整改环环相扣、闭合完整的监督检查工作链,细化职责和分工,严密实施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检查成果转化,增强监督检查的实效。通过自查自纠突出问题,细化管理制度,形成严格管理长效机制,既防止由于管理不严造成违规违纪,也防止按老习惯办事导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事情发生。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有益做法、经验及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宣传、报道,用正能量助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各项工作。 

(二)规范网络舆论监督 

人民网、新华网、新浪、腾讯等国内主要网站,均在首页开设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网络舆论监督的春天到了!”让公众参与进来,让违纪违法者无处藏身,为公众监督提供了更加便捷、规范和有序的渠道。 

但网络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大众在为违纪违法者无处藏身、受到惩处而拍手称快;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监督也具有其缺陷性,必需得到有效规范。如果发展不规范,那么舆论监督信息必将核实困难、真假难辨,甚至危及到党员干部和公民的“隐私领地”或者集体权益,其危害不容小觑。 

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舆论监督流程和举报办法,让网络舆论监督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对不良网络舆论监督信息进行追责,对那些涉嫌侵权、打击报复性质的虚假舆论监督信息,发现一起、核实一起、严处一起,从而建立起合法有序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发挥好网络舆论监督的“正”能量。 

(三)重视群众监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监督同样离不开群众监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拓展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如设立举报意见箱、热线电话、网络邮箱、纪委书记接待日等。健全信访程序、制度,规范处理信访举报,保护好举报人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努力提高信访案件的处理效率,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初信初访办结率100%,及时反馈、公布处理结果。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有线电视、报纸、广播和内刊对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为监督检查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六、严格执行是重点 

制度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讲,还是要看执行效果。我们党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监督制度,包括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诫勉谈话、信访举报、巡视巡查、审计、考核、任前公示、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但制度再好,如果没有落实也是一纸空文,因此制度的落实是重点。要在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必须加大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惩处力度,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制度的执行力是制度落实的抓手,把制度落实转化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以实现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 

严格执行纪律,严肃惩戒违规违纪行为,严肃责任追究,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坚决纠正走形式、搞变通的行为,严厉查处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等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没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的,要督促其认真执行,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责令整改;对顶风违纪、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必须严肃查处并予以通报;对媒体披露和网络反映的问题,要速查速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实名举报的问题,要组织力量认真查办。处理上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手段,不仅要严肃追究直接涉及人员的责任,而且要依据规定对有关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同时经济上予以退赔。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要进行剖析并通报,以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 

总之,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长效机制的成败决定于领导是否开好头,全体干部是否努力践行,相关制度是否不断完善,制度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和落实,监督是否到位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是一项长期、艰苦而浩大的工程,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的研究课题。 

                                                         

                                                              宝山区统计局  陈珏 

 
[ 打印 ] [ 关闭 ]
 
沪IP备02598745号
Copyright 2006-2014 上海市宝山区区级机关党工委
 地址:上海市密山路5号 电话:021-36070726 邮编:201999
沪ICP备08023747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432号